舒教研函〔2016〕31 号
关于申报2016年度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的通知
各完职中、中心校,县直学校、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201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我县教育科研工作者、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人员,以及有志于教育科研的学术团体、个人均可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二)申报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含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
(三)每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课题,已承担省级规划课题而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申报的受理对象是除高等教育研究以外的各类课题,并以有关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重点。选题应立足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在注意研究本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同时,突出对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体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倡导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解决的研究,力戒低水平重复研究。
(二)为了便于选题,我们列出以下研究领域,供申报者在选题时参考。也欢迎申报单位或个人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自主提出研究课题。
1.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2.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与创新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4.中职教育“产教研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
5.残疾及其它特殊群体儿童少年教育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6.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7.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应用示范研究
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构与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12.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
13.基于素质教育的办学行为规范研究
14.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5.教师绩效考核背景下的师德标准与师风建设研究
16.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
17.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8.中小学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20.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
21.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2.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4.完善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研究研究
25.农村中小学艺体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26.地方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研究
(三)申报者应认真做好课题论证和研究设计,实事求是地填写统一规格的《舒城县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一式三份),申报者所在单位应认真负责地签署意见。
(四)为避免立项课题因负责人的变动而影响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实行双负责人制,即每个课题组在申报时就应明确两名课题负责人。
(五)申报人提交的《舒城县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必须符合统一规格,并以A4纸型打印。否则,不予受理。
三、申报办法
(一)课题申报采取单位或个人申请,学校统一报送办理的办法。申报者将填写好的、并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的申请书(一式三份)报所在县教研室,县教研室对申报人材料进行认真初审,对明显不符合要求的要指导申报人重新设计,对初审合格的签署意见后汇总申报。
(二)申报工作结束后,县教研室将采取学科专家评议的方式确定立项课题。对于经评审通过批准立项的课题,教育科学规划办将依据有关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并在课题的进一步论证、课题组成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舒城县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可访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www.ahjky.com)的有关栏目阅读、下载并修改。见附件。
四、加强申报工作的组织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我县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要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动员有关机构和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承担研究任务,同时要坚持标准和严格要求,确保课题申报的质量,同时各校要确保必要的科研经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五、请各校积极组织好本校的申报工作,各课题组将立项申请书一式三份于2016年7月20日前报县教研室406室刘立丰老师处,逾期不予申报,联系电话8629905。
附件:舒城县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
舒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2016年5月25日
附件:
舒城县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立 项 申 请 书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单 位: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
(签 名) :
申请日期 年 月
舒城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制
填 报 须 知
1.按照《舒城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课题负责人不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而且课题组中又无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科研人员的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每个课题原则报1-2名负责人,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2人。
4.课题论证应尽量充分。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尽量明确。
5.课题所需经费由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申请书按一式三份报送舒城县教研室。
课程名称
|
|
课题负责人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
|
|
|
|
|
|
课题负责人学术经历
|
|
|
|
|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务
|
工作单位
|
|
|
|
|
|
|
课
题
论
证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
课
题
论
证
|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
|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
|
研
究
计
划
|
课 题 组 分 工 情 况
|
|
主 要 研 究 阶 段
|
阶 段 成 果 形 式
|
|
|
最 终 完 成 时 间
|
最 终 成 果 形 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