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根据《舒城县2017——2018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2017年暑期新学年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教师培训的文件精神,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促进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努力营造教师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与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一步更新,实践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三、领导小组
组 长:王先稳
副 组 长:杜显忠、陈爱鹏、李庆余、张勇、潘定稳
成 员:各处室主任、各年级部主任
责任处室:校办室、政教处、教科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职工
四、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在校内开展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坚持依法施教,提高教师法制素养和依法履行职责水平。
2. 班主任教师培训。 实施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进一步落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4.教学业务常规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校教代会通过的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实施高效课堂的信心和能力。加大对有效教学的学习,主要包括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指导与叙事研究、学科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学习评价与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修问题与指导。
五、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分组讨论和交流汇报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六、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在校长室领导下,相关职能处室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考核。
2.做好培训情况的准备。包括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主讲教师等。
3.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每个教师必须撰写一篇学习总结或论文,交教科室,进入教师业务档案。将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管理与考核
1.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习实行签到制度,由教科室和教研组负责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何的完成。
3.教科室负责对教师的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对教师培训所获学分进行登录,并报请县教师进修学校予以学分确认。
八、具体安排(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