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一中 党群工作 德育家园 教学教研 平安校园 年级工作 校友天地 数字一中 信息公开
欢迎您访问舒城一中!  
公告栏
校园新闻
公告栏
校园风光
校长寄语
毒品预防教育
公告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公告栏
舒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教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和民办...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8-04-23   点击数:641   来源:   撰稿人:

舒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教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和民办教育机构

结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各完职中、中心校,县直学校,初级中学,民办学校:

为扎实开展好教育系统教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和民办教育机构结对扶贫工作,坚决响应县委、县政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县2018年顺利实现“县摘帽”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深化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

(一)结对帮扶工作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帮扶任务。

(1)坚持按月走访(包含已脱贫户)、按季度开展“同吃同劳动”活动。建立并加深与帮扶贫困户的感情,确保贫困户熟悉帮扶人单位、姓名,对帮扶人责任人满意。    

(2)坚持“五看”,对照“三有两无一不五不脱”标准,确保该贫困户识别精准、退出精准。

(3)坚持帮助帮扶户家庭实现脱贫需求。协调镇村或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的尽个人力量帮助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实现脱贫需求。

(4)坚持查看并填写《扶贫手册》。做到对帮扶户家庭基本信息“烂熟于心”,每次走访查看其《扶贫手册》是否填写完整,信息是否需要变动,同时填写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核对《扶贫手册》和《贫困户家庭基础信息表》是否有漏填信息,包括享受到的扶贫政策是否有漏填项目。

(5)坚持宣传扶贫政策、讲解如何应对评估问答,确保每个贫困户家庭有个“明白人”。

(6)坚持对贫困户开展政策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科技知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五大教育”活动,对贫困户进行正面引导。

2.明确帮扶目标。即实现在各级脱贫攻坚评估中帮扶户的“错评率、错退率”为0、“满意度”达到100%

3.明确帮扶措施。

1)帮助种养经营。

2)帮助安排外出打工和就业。

3)帮助盖(修)房子和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4)帮助协调看病和享受健康扶贫政策。

5)帮助孩子上学和享受教育资助政策。

6)帮助获得各种救助。

7)走访慰问送钱送物等。

8)开展送教上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也能享受教育。

4.明确帮扶纪律。

(1)实行教职工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成效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与年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职称评聘工作挂钩。从2018年开始,教职工结对帮扶工作凡在县教育局督查中每发现1次问题的扣除10%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县级督查中每出现1次问题的扣除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的20%,在市级督查中每出现1次问题的扣除30%,在省级评估检查中每出现1次问题的扣除50%,在国家级评估中出现问题的年度奖励性绩效全扣。同时,取消该教职工本年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职称评聘的资格。

2)在国家、省、市、县脱贫攻坚督查、抽查、第三方评估、监督性调研等各类明察暗访中受到通报批评、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形的涉及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帮扶责任人和责任学校领导严格按照《舒城县脱贫攻坚责任体系》(舒办发〔201625号)、《舒城县脱贫攻坚问责办法(试行)》(舒办发〔201626号)、《中共舒城县委关于印发〈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舒发〔201713号)文件精神追究相关政治责任、组织责任和纪律责任,造成重大影响的直接帮扶责任人将予以解聘。

(3)2018年,县教育局扶贫办每半年对各学校扶贫工作进行考评,时间分别为8月份和12月份,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实行同奖同惩。一是县教育局的每次督查结果按加权分计入学校年度考核(国家、省、市、县各级督查评估如有涉及学校的问题计入考核),考评内容为结对帮扶成效占50%、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成效占30%、控辍保学及送教上门成效占12%、营养餐工作成效占8%,四项工作成绩进行合成。考评结果参照《舒城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奖惩办法(试行)》(舒扶贫〔201766号)文件规定给予奖励。考评排名前3名的学校,学校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职工奖励500元绩效工资。二是在脱贫攻坚国家评估验收中,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和教育扶贫工作不出现问题,以各完职中、中心校、县直学校为单位,每校推荐一名结对帮扶工作先进个人,报县教育局审核,对先进个人每人奖励1000元。三是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在扶贫工作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个人(各校要积极上报),被县级表彰或宣传报道的对其奖励1000元,被市级表彰或宣传报道的对其奖励1500元,被省级表彰或宣传报道的对其奖励2000元,被国家级表彰或宣传报道的对其奖励3000元。

(二)结对帮扶工作注意“五个事项”。

1.注意单位内帮扶责任人是否有工作调动。有帮扶任务教职工调出县外的,由原所在工作单位向帮扶户所在村、乡镇扶贫工作站提出动态调整申请;有帮扶任务教职工县内调动的,事随人走,由现所属工作单位统一管理;退休教职工由单位内部协调解决帮扶事宜;凡涉及帮扶责任人单位和责任人调整的,均须向乡镇扶贫工作站汇报,在建档立卡系统上修改信息。

2.注意帮扶户家庭成员或整户是否有动态调整。帮扶责任人要经常询问村扶贫专干近期结对帮扶户是否有动态调整信息,如果有的话,及时查看《扶贫手册》是否及时更新,并熟知调整后贫困户家庭信息。

3.注意参与帮扶工作教职工手机号码是否更换。学校要经常提醒参与结对帮扶教职工不要更换手机号码,必须要更换的,要及时与乡镇扶贫工作站联系,在扶贫管理系统中变更。否则会影响到督查工作,还会导致即将开始推广的精准扶贫APP无法登录和签到。

4.注意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户是否超过5户。如果某个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户超过5户的,要向乡镇扶贫工作站反映,由乡镇内部调整。

5.注意每次走访时与乡镇主要领导、扶贫工作站和村两委沟通信息。每个月确定一个走访重点,走访时学校负责人要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汇报走访计划,走访或“同吃同劳动”活动结束后要将相关资料和活动开展情况向镇、村主要领导汇报,提高他们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

二、积极推动民办教育机构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广泛倡导县内民办教育机构捐款捐物,资助贫困村改貌,贫困户脱贫,解决其他困难户实际困难,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一)统筹民办学校帮扶部分贫困村。动员民办学校舒州中学结对帮扶火龙岗村,舒城育才学校和仁峰学校结对帮扶舒茶镇龙王庙村,舒城七星学校结对帮扶万佛湖镇白畈村、长岗村和高潮村。

(三)各中心学校各自统筹辖区内乡镇民办幼儿园的帮扶贫困村活动。

三、强化组织领导

(一)成立扶贫工作领导组。

1.县教育局调整完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组成人员如下:

      长:朱传友  党组书记、局长

常务副组长:杨云飞  党组成员、副局长

    长:鲍官平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光耀  党组成员、副局长、督导办主任

            李德政  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

      员: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

2.各学校也要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

(二)设立扶贫工作办公室。

1.县教育局设立扶贫办公室,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扶贫工作力量,抽调精干人员担任专职扶贫专干,强化督查调度,汇总、整理、上报各项扶贫资料。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任:杨云飞

副主任:阮劲松  汤太平  

  员:陈先荣  顾朝科  王方胜      刘正勤  

孔凡科  潘效应      张圣林   

李祖华  程光源  刘立余  潘忠发   

    张志刚(扶贫专干) 王志保(扶贫专干)

     

2.各学校也要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开展学校各项扶贫工作,分管校长任扶贫办主任,明确1-2名精干同志任扶贫专干,明确1-3名精干同志任学生资助工作专干(学生数超过2000人的学校不少于3人,其中必须有1名专职人员)。对于扶贫专干和学生资助工作专干,要给时间、给精力、给支持,他们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工作量。办公室要给专门场所,做到组织机构、教育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措施上墙。

(三)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要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把结对帮扶和教育扶贫工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形成全体干部职工抓扶贫的整体合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

(四)加强培训和浓厚脱贫攻坚宣传氛围。4月16日,县教育局召开各学校校长、分管校长、扶贫专干和局机关干部的结对帮扶、教育扶贫工作培训。在425日前,各学校对广大教职工进行分级培训,加大结对帮扶和教育扶贫任务要求的宣传,各中心校要制定好民办教育机构的帮扶方案,确保培训效果实,宣传氛围浓厚。同时,近期县教育局将印发《结对帮扶工作一卡通》,届时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

四、加强督查调度

(一)建立局党组领导分片分校月督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分片分校落实结对帮扶督查责任(安排表见附件1),相关股室配合形成督查组,实行月督查月调度,重点督查教职工结对帮扶工作实效,同时督查贫困学生资助、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和营养餐等教育扶贫工作,参照义务教育均衡基本均衡县创建督查机制进行督查,做到督查不留死角,督促整改问题,同奖同惩相关责任人。县教育局不定期召开督查工作汇报会,各责任片汇报督查情况。各督查组与责任片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成效有捆绑责任。

(二)县教育局扶贫办加大结对帮扶督查通报力度。县教育局扶贫办对全县教育系统结对帮扶工作每月进行督查,一方面以电话访查(抽查)形式进行,一方面以到校检查扶贫过程性资料形式进行,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三)创新督查方法。一是利用县政府即将推广的精准扶贫手机APP系统,反向梳理教育系统教职工走访次数、走访时间、走访位置等信息。二是反向电话抽查贫困户对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情况及满意度。三是正面电话访查教职工对贫困户的熟悉情况及帮扶措施。四是各督查组到校抽查询问教职工结对帮扶工作相关问题,查阅《帮扶责任人到组入户走访调研统计表》,约谈结对帮扶懈怠教职工,查阅学校结对帮扶和教育扶贫工作的布置情况过程性资料,还可到帮扶户所在乡镇、村了解教职工帮扶工作开展实效。五是县教育局相关职能股室建立对教育扶贫项目(如学生资助、送教上门、营养餐等)月专项督查机制,确保及时补缺补差。

五、按时上报相关资料

(一)宣传报道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各地各学校开展的扶贫活动要及时向县教育网报道宣传信息,各地各学校教职工在结对帮扶和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事迹也要及时整理上报县教育局扶贫办邮箱(电子版825447475@qq.com

(二)按月上报扶贫工作完成情况。各校每月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后,向县教育局汇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汇报材料(照片包含结对帮扶、资助等)电子版及时报邮箱825447475@qq.com。民办教育机构结对扶贫工作情况随同上报。

(三)规范填写走访表格。《县教育系统结对帮扶责任人到组入户走访调研统计表》(见附见2)要每次走访填写,一份交单位、一份交贫困户所在村、一份个人留存。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舒城一中 皖ICP备05004210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
c_1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