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文化进课堂
——陈爱鹏工作室开展省级课题课例研讨活动
酷暑骄阳,热情似火。6月29 日下午陈爱鹏工作室省级课题《舒城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例研讨活动激情开展。

课题组成员潘振华老师执教的《我的前世今生》课例在校录播教室精彩进行。潘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舒城小兰花茶名字的由来,主要产地,特殊的功效。学生聚神聆听,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家乡特产舒城小兰花茶的品牌内涵,产品的影响力。课堂活动精彩不断,尤其是潘老师的茶艺表演让学生情绪高涨,潘老师精心准备一道茶具,从泡茶、取茶、沏茶、分茶、奉茶、品茶各个环节给学生生动的教育感受,启迪学生认识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修为的重要意义。

紧接着,金远付老师开展《当诗遇到了茶》教学活动。课堂在优美的舒城兰花小调中拉开帷幕,接着金老师用义理考据考证舒城县种茶历史悠久,所产的茶叶久负盛名,为文献所记载, 溯源兰花茶, “舒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距今在360年以上 。自然引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通过沏茶、品茶、赏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金老师从借茶反映生活、借茶抒发感情、借茶言德三个方面,精心选择舒城籍诗人作品引领学生感悟诗茶生活,再拓展到历史上名家诗人作品启迪学生感受诗茶文化。最后强调舒城小兰花在六安、省市的巨大的品牌魅力。

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评课,议课活动,期间饶有兴致地品尝了潘振华老师泡制的舒城小兰花茶。最后课题组负责人陈爱鹏感谢团队成员全心付出,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对新课改的重要意义。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课题研究深入推进活动,又是一次乡土文化的同课异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