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 传承红色文化
——陈爱鹏工作室开展省级课题课例研讨活动
在缅怀伟人毛主席诞辰125周年之际,为推进省级课题《舒城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研究,12月26日下午虽然冷雨不断,但舒城一中录播教室内春意融融,陈爱鹏工作室开展的课例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包括来自桃溪中学、干汊河中学、舒城三中、杜店中学的工作室全体成员暨课题组成员的关注。
陈跃老师上研讨课《舒城茶文化的红色基因》

林玉松老师上研讨课《生态发展 科技助力》
与会人员认真观察了工作成员精心准备的两节校本课程选修课。第一节陈跃老师上研讨课《舒城茶文化的红色基因》,陈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回顾毛主席视察舒城舒城人民建设九一六茶园的历史,对照现实中红色基因的传承,带领学生分析探讨“红色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舒城茶文化的红色基因”,总结舒城茶文化蕴含的五种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第二节林玉松老师上研讨课《生态发展 科技助力》,林老师由李讷题写的“茶源”景观石导入课题,引导学生饮茶思源,弘扬革命情怀;认识生态发展,关注家乡发展;借助科技力量,建设美好茶乡。

课后工作室成员针对课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认为两位老师在无教材、无案例的情况下,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开发校本课程,实属不易;教学中对接高考考点,有效提升学生能力;教学思路清晰,注重文化传承。

工作室主持人陈爱鹏针对“校本课程到底怎么开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课例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课堂教学可以分学科教学,或综合教学,或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一定要与高考相结合。
最后杜校长强调指出:“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是立校之本。两节课例实在,有亮点。课题深入研究有前景,期待大家积极合作,多出成果。

